這一次是幫辣子來開箱~
辣子肖想浪子的照片很久了! 但苦無容量放照片,所以一直沒動作。
某日終於下定決心要買大容量硬碟了! 買好之後就丟給浪子幫開箱+拷貝照片!
不過辣子當然不懂怎麼挑硬碟,是經過一陣子商量以後~
在賣場購入這款: WD My Book 2TB USB3.0 3.5吋外接硬碟組。
選上它的原因,除了容量夠辣子用以外,還有看中它自動備份和USB3.0的功能。
有陣子沒購買WD的硬碟了,目前WD由捷元代理。
開箱~
裡面用紙板做簡單的區隔,將硬碟本體和線材做隔間。
別看箱子挺大,實際把全部東西拿出來大概就這幾樣~
硬碟本體、變壓器、傳輸線、說明書。
目前市面上在推的備份硬碟,3.5吋的大部分都支援USB3.0(可向下相容2.0)
雖然我們現在都還沒有可讀3.0的主裝置,但總是為以後著想,先購入再說XD
提供可替換插頭的電源供應器,設計給多種可用規格。
這部分和上回的Seagate Backup Plus相同。
因為外頭的膠膜尚未拆下,不然WD這個外接硬碟是用黑色鋼琴烤漆~
造型有點圓滾滾立體模樣,官方敘述是書本造形設計,不說還真沒發現XD
USB和電源接孔都在主體後面下方,所以主要設計是直立擺放的外接硬碟。
這回不玩疊疊樂! 改玩排排站!
將WD和上回的Seagate Backup Plus並排在一起,誰高矮胖瘦馬上就分的出來!!!
其實兩款外接式備份硬碟用起來差不多,都有內建自動備份軟體在裡頭~
不過當初會挑選WD的給辣子,是因為看到官方資料寫可以備份MAC資料。
後來用了才知道,必須先重新切割成MAC可讀寫的FAT格式,然後再安裝軟體。
預設是NTFS的格式,所以對MAC來講就是可讀不可寫!(設定細節可看說明書)
至於哪家硬碟比較可靠呢?
在速度上沒特地再用軟體跑分做比較,畢竟有些3C網站有做,可自行搜尋做參考。
這部分還是看個人使用經驗做判斷,因為兩家都有好壞評,就看您喜歡哪家囉~
產品規格
型號 WDBACW0020HBK-SESN
介面 USB 3.0
硬碟容量 2 TB
有限責任保固 三年
重量 1.18Kg
傳輸速率 在 USB 2.0 模式中為 480 Mb/s(最大),
在 USB 3.0 模式中為 5 Gb/s(最大)
產品尺寸 48MM(高)x 135MM(寬)x 165MM(長)
引申閱讀:
[開箱] Seagate Backup Plus 3TB USB3.0 / 3.5吋外接硬碟
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
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
[3C] 開箱。凱捷 j5create JUC100 Wormhole KM Switch 蟲洞穿梭 - 不用透過網路傳輸也好方便!
這次開箱要來介紹同事推薦的玩意了~
大家都有遇過想要兩台電腦資料互傳的情況吧?
小量的資料量還好,隨身碟好解決! 但資料一大的時候,通常會透過網路傳。
那萬一兩台電腦不同網域,然後手邊沒大容量儲存裝置、又得傳資料怎麼辦?
於是同事介紹了這一條給浪子用看看:
凱捷 j5create JUC100 Wormhole KM Switch 蟲洞穿梭。
在前公司浪子沒這個問題,因為公司網域沒這麼嚴謹~ 筆電和桌電資料互傳很方便!
可現在不是啦!桌電和工作筆電吃不同網路,所以傳資料就是得靠隨身碟!
現在有了這條蟲洞穿梭傳輸線就不用煩惱!即使兩台不同網路也能解決傳輸問題。
透過蟲洞穿梭傳輸線,將兩台電腦做橋接,透過此傳輸線互傳資料。
這個部分以前就有看別家做相同產品~ 可是!這一條線還有個附加價值!
當A、B兩台連結成功以後,能選用其中一台的鍵盤滑鼠來控制兩台電腦!!!
至於鍵盤滑鼠共享控制部分,咱們留到後面的設定頁面再更詳細解說~
開箱就會看到像是兩個白色隨身碟的雙頭龍傳輸線,傳輸線長約1.8公尺。
浪子買的是基本款,支援兩台Windows對傳功能、鍵盤滑鼠共享控制,
若想要對MAC、Android等平台對傳的話,就必須買更高階的型號才會有支援。
插上電腦USB埠,藍色LED指示燈就會亮起,不需額外光碟安裝,有內建驅動程式~
等到安裝成功之後,OS的提示欄位會有連線提示彈出(如下圖)。
要注意的部分是:若你的作業系統有權限問題,就必須到我的電腦雙擊裝置做安裝喔!

不需網路,兩台電腦透過蟲洞穿梭傳輸線就能互傳資料,這一點相當方便!
走的是USB2.0速度,傳輸速度算不錯。也可用在不同作業系統平台的二台電腦。
在喜愛設定這邊,除了一些基本設定外,還有前面提到的鍵盤滑鼠控制分享設定。
預設設定是:滑鼠移到銀幕邊界的"右邊",就會自動切換到另一台電腦做控制~
簡單舉例下~
若用A電腦的滑鼠鍵盤,當滑鼠移到A銀幕的最右邊邊界時~
A電腦的滑鼠鍵盤就會自動切換→控制B電腦,這樣只需一組鍵盤滑鼠就能控制兩台啦!
使用起來是還蠻多地方挺方便的,在資料傳輸上算是簡單又方便~
正好解決工作上桌電筆電不同網域傳輸的麻煩問題,至少不用拿個儲存裝置拔來拔去傳!
能夠鍵盤滑鼠共享控制是項不錯的功能,畢竟兩台用一組管控,可省去一組桌面空間。
真要說缺點也是存在的,浪子的小筆電1000HE是XP系統,桌電是Win7。
最近用桌電傳大量照片到小筆電去,發現部分照片有怪現象發生!
有些照片中間多出一條線,但發生率不多,大概幾百張出現一兩張這樣~
不曉得作業系統不同或者小筆電效能不足有沒有影響,這部分之後再多多實驗囉!
產品內容如下:
硬體規格
* USB 2.0線體:約1.8M
* 主體尺寸: 長57.5 mm x 寬18mm x 高10mm
* 重量: 大約 35 公克(包含 1.8m線體)
* LED: 兩邊藍色LED指示燈
系統建議需求:
* 作業系統:Windows 2000 SP3/ XP / Vista / Win7(32bit or 64bit)
* 處理器:Intel Pentium II Processor 或以上規格
* 記憶體:512 MB或更高的容量
* 硬碟空間:至少100 MB
* USB埠(建議USB2.0規格)
大家都有遇過想要兩台電腦資料互傳的情況吧?
小量的資料量還好,隨身碟好解決! 但資料一大的時候,通常會透過網路傳。
那萬一兩台電腦不同網域,然後手邊沒大容量儲存裝置、又得傳資料怎麼辦?
於是同事介紹了這一條給浪子用看看:
凱捷 j5create JUC100 Wormhole KM Switch 蟲洞穿梭。
在前公司浪子沒這個問題,因為公司網域沒這麼嚴謹~ 筆電和桌電資料互傳很方便!
可現在不是啦!桌電和工作筆電吃不同網路,所以傳資料就是得靠隨身碟!
現在有了這條蟲洞穿梭傳輸線就不用煩惱!即使兩台不同網路也能解決傳輸問題。
透過蟲洞穿梭傳輸線,將兩台電腦做橋接,透過此傳輸線互傳資料。
這個部分以前就有看別家做相同產品~ 可是!這一條線還有個附加價值!
當A、B兩台連結成功以後,能選用其中一台的鍵盤滑鼠來控制兩台電腦!!!
至於鍵盤滑鼠共享控制部分,咱們留到後面的設定頁面再更詳細解說~
開箱就會看到像是兩個白色隨身碟的雙頭龍傳輸線,傳輸線長約1.8公尺。
浪子買的是基本款,支援兩台Windows對傳功能、鍵盤滑鼠共享控制,
若想要對MAC、Android等平台對傳的話,就必須買更高階的型號才會有支援。
插上電腦USB埠,藍色LED指示燈就會亮起,不需額外光碟安裝,有內建驅動程式~
等到安裝成功之後,OS的提示欄位會有連線提示彈出(如下圖)。
要注意的部分是:若你的作業系統有權限問題,就必須到我的電腦雙擊裝置做安裝喔!

不需網路,兩台電腦透過蟲洞穿梭傳輸線就能互傳資料,這一點相當方便!
走的是USB2.0速度,傳輸速度算不錯。也可用在不同作業系統平台的二台電腦。
在喜愛設定這邊,除了一些基本設定外,還有前面提到的鍵盤滑鼠控制分享設定。
預設設定是:滑鼠移到銀幕邊界的"右邊",就會自動切換到另一台電腦做控制~
簡單舉例下~
若用A電腦的滑鼠鍵盤,當滑鼠移到A銀幕的最右邊邊界時~
A電腦的滑鼠鍵盤就會自動切換→控制B電腦,這樣只需一組鍵盤滑鼠就能控制兩台啦!
使用起來是還蠻多地方挺方便的,在資料傳輸上算是簡單又方便~
正好解決工作上桌電筆電不同網域傳輸的麻煩問題,至少不用拿個儲存裝置拔來拔去傳!
能夠鍵盤滑鼠共享控制是項不錯的功能,畢竟兩台用一組管控,可省去一組桌面空間。
真要說缺點也是存在的,浪子的小筆電1000HE是XP系統,桌電是Win7。
最近用桌電傳大量照片到小筆電去,發現部分照片有怪現象發生!
有些照片中間多出一條線,但發生率不多,大概幾百張出現一兩張這樣~
不曉得作業系統不同或者小筆電效能不足有沒有影響,這部分之後再多多實驗囉!
產品內容如下:
硬體規格
* USB 2.0線體:約1.8M
* 主體尺寸: 長57.5 mm x 寬18mm x 高10mm
* 重量: 大約 35 公克(包含 1.8m線體)
* LED: 兩邊藍色LED指示燈
系統建議需求:
* 作業系統:Windows 2000 SP3/ XP / Vista / Win7(32bit or 64bit)
* 處理器:Intel Pentium II Processor 或以上規格
* 記憶體:512 MB或更高的容量
* 硬碟空間:至少100 MB
* USB埠(建議USB2.0規格)
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
[3C] 開箱。SENNHEISER PX100II 摺疊式迷你耳機 - 來自德國的世界品牌!!!
來自德國的品牌Sennheiser,是世界著名的音頻設備品牌,以耳機與耳塞著名。
浪子本來就少玩音訊設備,所以剛開始是不了解Sennheiser這個品牌的~
直到最近~ 手機XE原本附的Beats耳機,有一耳不知怎麼忽然掛點...Orz
這下好啦! 搭車去台中就沒耳機用了,只好開始尋覓新夥伴來陪伴浪子啦~
可上網看來看去,不是沒滿意的型款,就是售價太貴!所以遲遲沒法決定...
好在浪子有器材狂同事,而且不乏有買高價耳機的,嘟嘟好可以討教一下!
最後被某位用Sennheiser的同事推薦此品牌,浪子聽完就開始做功課了!
說來也真巧,才剛開始找資訊就看到好市多Costco的家電優惠訊息~
其中有一個就是這款~ SENNHEISER PX100II 摺疊式迷你耳機 折價250元!
浪子想說Costco有賣Sennheiser的耳機真是太好了XD 且買了不喜歡可以退!(恩?)
浪子很久沒用摺疊式耳機了,其一是喜歡用耳塞耳機,二來是以前戴不習慣。
這回也是因為有同事的大力推薦,才想買來試一回,希望它不要負浪子所望阿!
盒子背後附有產品規格內容和保固卡,耳機的規格部分會在文末完整PO出~
聲海Sennheiser 以耳機與耳塞著名。曾於2010年三月發布全新中文官方名稱聲海,
但鑒於森海塞爾的稱呼在華語地區的影響力,又逐步改回森海塞爾作為其正式譯名。
開箱! 打開盒子就是耳機摺疊好的模樣,浪子已經迫不及待要試耳機了!
可伸縮的新式不銹鋼加固頭帶和堅固的金屬連接點,方便使用不卡卡!
頭帶內側還有海綿軟墊,這樣戴久也不怕頭頂不舒服。
這點浪子有經驗,過去曾用過類似這種的耳機,但沒有軟墊~
戴久就有一些不適感,就感覺頭頂有個硬東西卡著,怪不舒服的。
所以看到Sennheiser這款有軟墊還不錯,事先做功課沒看到這點,算是賺到!(?)
雖沒有全罩式耳機包覆這麼好,但浪子也戴不習慣全罩式,因為會流汗XD
隨機會附贈一個可收口的收納袋,只要把耳機折疊起來就能輕鬆收納~
小耳罩設計,整體舒適感算是OK,目前連續戴兩-三小時還算能接受~
剛使用的聽覺效果算是還好,重低音有點悶,中音部分表現還不錯,清亮厚實。
浪子一度猶豫是否該續留PX100II這款耳機,但聽了先前推薦耳機同事的一些建議...
原來...耳機還需要燒機(Run in)! 可不是把耳機拿去給火燒喔XD
是將耳機以輕量且不同風格的音樂持續播放一段時間~
這行為是要讓耳機內部結構做磨合,讓振膜彈性達到最佳狀態!耳機輸出會更好聽!
浪子一開始對燒機是有點懷疑的,但想想上班放著讓它跑好像也是可行!
目前經過100小時以上的燒機後,不騙你~ 再聽感覺完全不同。
原本有些悶的重低音,整個舒展開來~ 臨場感提升許多! 但比原先的beat耳機弱了點~
中音表現比之前更佳,先前可能還沒暖機的關係,音量開最大都覺得不太夠太聲。
現在大概調一半音量就能享受到中音的厚實感,看來燒機完感覺大不同阿!!!
雖然沒有經過專業又細膩的燒機程序~~
但實際燒機完後的SENNHEISER PX100II有比剛買的時候威猛許多!!!
浪子手邊目前沒有其他款可做比較,所以只是單純去敘述使用感受而已~
對於一些常聽音樂的玩家來說,這款耳機大概只能算是入門款吧?
基本上燒機後的品質,浪子是滿意的~ 希望以後有機會聽聽其他款做個比拼囉~
這款是中音比重低音出色,但整體表現是比一些低價耳機強上許多的。
至於燒機的話,浪子上網爬了一下文~
有專業網友建議是:音量先小後大、音樂類型由慢到快,記得燒機一陣子後要休息。
浪子本來也不信,後來自己嘗試過發現真的差很多! 原來燒機這麼神奇XD
以上就是這回的使用心得,規格部分放在文末給大家做參考囉~
商品規格
● 品名:SENNHEISER PX-100II 開放式迷你耳罩
● 型號:ACD-PX100II
● 型式:動態式 。
● 頻率響應:15 ~ 27,000Hz 。
● 音壓感度 (at 1kHz):114dB 。
● 阻抗:32Ω。
● 耳機線長:1.2m OFC高彈性導線。
● 耳機接頭:3.5mm立體鍍金插頭。
浪子本來就少玩音訊設備,所以剛開始是不了解Sennheiser這個品牌的~
直到最近~ 手機XE原本附的Beats耳機,有一耳不知怎麼忽然掛點...Orz
這下好啦! 搭車去台中就沒耳機用了,只好開始尋覓新夥伴來陪伴浪子啦~
可上網看來看去,不是沒滿意的型款,就是售價太貴!所以遲遲沒法決定...
好在浪子有器材狂同事,而且不乏有買高價耳機的,嘟嘟好可以討教一下!
最後被某位用Sennheiser的同事推薦此品牌,浪子聽完就開始做功課了!
說來也真巧,才剛開始找資訊就看到好市多Costco的家電優惠訊息~
其中有一個就是這款~ SENNHEISER PX100II 摺疊式迷你耳機 折價250元!
浪子想說Costco有賣Sennheiser的耳機真是太好了XD 且買了不喜歡可以退!(恩?)
浪子很久沒用摺疊式耳機了,其一是喜歡用耳塞耳機,二來是以前戴不習慣。
這回也是因為有同事的大力推薦,才想買來試一回,希望它不要負浪子所望阿!
盒子背後附有產品規格內容和保固卡,耳機的規格部分會在文末完整PO出~
聲海Sennheiser 以耳機與耳塞著名。曾於2010年三月發布全新中文官方名稱聲海,
但鑒於森海塞爾的稱呼在華語地區的影響力,又逐步改回森海塞爾作為其正式譯名。
開箱! 打開盒子就是耳機摺疊好的模樣,浪子已經迫不及待要試耳機了!
可伸縮的新式不銹鋼加固頭帶和堅固的金屬連接點,方便使用不卡卡!
頭帶內側還有海綿軟墊,這樣戴久也不怕頭頂不舒服。
這點浪子有經驗,過去曾用過類似這種的耳機,但沒有軟墊~
戴久就有一些不適感,就感覺頭頂有個硬東西卡著,怪不舒服的。
所以看到Sennheiser這款有軟墊還不錯,事先做功課沒看到這點,算是賺到!(?)
雖沒有全罩式耳機包覆這麼好,但浪子也戴不習慣全罩式,因為會流汗XD
隨機會附贈一個可收口的收納袋,只要把耳機折疊起來就能輕鬆收納~
小耳罩設計,整體舒適感算是OK,目前連續戴兩-三小時還算能接受~
剛使用的聽覺效果算是還好,重低音有點悶,中音部分表現還不錯,清亮厚實。
浪子一度猶豫是否該續留PX100II這款耳機,但聽了先前推薦耳機同事的一些建議...
原來...耳機還需要燒機(Run in)! 可不是把耳機拿去給火燒喔XD
是將耳機以輕量且不同風格的音樂持續播放一段時間~
這行為是要讓耳機內部結構做磨合,讓振膜彈性達到最佳狀態!耳機輸出會更好聽!
浪子一開始對燒機是有點懷疑的,但想想上班放著讓它跑好像也是可行!
目前經過100小時以上的燒機後,不騙你~ 再聽感覺完全不同。
原本有些悶的重低音,整個舒展開來~ 臨場感提升許多! 但比原先的beat耳機弱了點~
中音表現比之前更佳,先前可能還沒暖機的關係,音量開最大都覺得不太夠太聲。
現在大概調一半音量就能享受到中音的厚實感,看來燒機完感覺大不同阿!!!
雖然沒有經過專業又細膩的燒機程序~~
但實際燒機完後的SENNHEISER PX100II有比剛買的時候威猛許多!!!
浪子手邊目前沒有其他款可做比較,所以只是單純去敘述使用感受而已~
對於一些常聽音樂的玩家來說,這款耳機大概只能算是入門款吧?
基本上燒機後的品質,浪子是滿意的~ 希望以後有機會聽聽其他款做個比拼囉~
這款是中音比重低音出色,但整體表現是比一些低價耳機強上許多的。
至於燒機的話,浪子上網爬了一下文~
有專業網友建議是:音量先小後大、音樂類型由慢到快,記得燒機一陣子後要休息。
浪子本來也不信,後來自己嘗試過發現真的差很多! 原來燒機這麼神奇XD
以上就是這回的使用心得,規格部分放在文末給大家做參考囉~
商品規格
● 品名:SENNHEISER PX-100II 開放式迷你耳罩
● 型號:ACD-PX100II
● 型式:動態式 。
● 頻率響應:15 ~ 27,000Hz 。
● 音壓感度 (at 1kHz):114dB 。
● 阻抗:32Ω。
● 耳機線長:1.2m OFC高彈性導線。
● 耳機接頭:3.5mm立體鍍金插頭。
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
[開箱文] iBuffalo 5200mA行動電源 - 中容量行動電源使用心得
自從浪子2012年去鐵腿鐵路環島行以後,就有感覺到...
小弟目前使用的HTC XE,有時開了網路根本用不到一天就沒電啦~~~~
這真的是有點小困擾,畢竟出門在外旅行,有時迷路也是正常的!!!
開個3G、GPS、APP來用,電力一下子就像肚子痛跑去上廁所狂洩不止阿~~~ (恩?)
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,浪子幾度考慮到底要不要買行動電源呢?(想)
就在前陣子看到Costco的折價訊息... 發現iBuffalo 5200mA行動電源折價100元!
原價999元,折價完899也不算貴,那就買一個行動電源來用看看吧。
其實過去不曾買過iBuffalo的產品,只知道它的產品很多都是人家代工的~
對於一些不了解的牌子,心想還是買有品牌的行動電源較安心,就買來試試囉。
電容量有5200mA,跟目前市面上的相比不算超大,但也有中量級規格,應該堪用~
拆去包裝後,裡面就簡單的行動電源X1、USB充電線X1。
產品內附的USB充電線真的很短!
大約才10公分長,看起來這麼迷你的線距,使用上還真有點小頭疼阿~
充電的輸入IN一個、輸出有兩個USB接口、還有一個電源輸出總開關。
上頭有一個簡單燈號表示,充電時亮紅燈、充滿亮綠燈,當輸出給裝置充電時也是綠燈~
前面也有提到,附贈USB充電線比較短,剛好它和原本手機用的充電線相同~
外出充放電都會只帶這一條來共用,減少攜帶兩條線的麻煩。
浪子沒同時充行動電源又充裝置的習慣,所以基本上一條就夠用。
不過也嘗試過同時充XE和iPad的實驗,最後結果是不行的!!!
因為iPad吃的電流量較大,最後會導致兩個都沒辦法充,但分開各自充電是可以的。
還有單獨充iPad的時候會有點熱燙(行動電源和iPad),所以目前還沒充很久過~
浪子買的時候沒啥開箱文,不過在寫這篇時看到已經有PTT的討論文章了~
誠如網友所述,在重量和體積上是有點笨重,充飽電量算是有一點慢,但還能接受。
幫手機XE充電,在不開網路的情況下一小時約能充個幾十%,還算夠力。
若是一邊上網一邊充的話,稍微有慢一點,但還是能看到電量%緩緩上升~
在購買前有稍微做了一下功課,最後會選擇它的原因~
除了是有品牌的行動電源外,價格上899也不算貴、製造地為台灣較安心。
因為有雙輸出,必要時可以手機雙充,但手機+iPad這組合是不行的,建議分開~
基本上可當作一般緊急用的儲備電源,四天小旅行也曾帶著用,還算不錯。
商品規格
◆電池容量: 3.7 V/5200mAh
◆輸入規格: DC5V/ 500 mA
◆輸出規格: DC5V/1600mA(合計輸出1600mA)
◆充電時間: 約 13 小時
◆輸出時間: 輸出 [DC5V/500] 6.7 小時/[DC5V/1000] 輸出 3.3 小時
◆電池類型: 可充電鋰離子電池
◆電線長度:10cm(輸入線材:micro USB to USB),本產品未附輸出線材.需自行選購
◆尺寸: W42.4 × D23.9 × H100.7mm
◆重量:140g
◆包裝尺寸: W 100 x D40 × H178mm
◆包裝後重量:170g
◆製造地:台灣
小弟目前使用的HTC XE,有時開了網路根本用不到一天就沒電啦~~~~
這真的是有點小困擾,畢竟出門在外旅行,有時迷路也是正常的!!!
開個3G、GPS、APP來用,電力一下子就像肚子痛跑去上廁所狂洩不止阿~~~ (恩?)
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,浪子幾度考慮到底要不要買行動電源呢?(想)
就在前陣子看到Costco的折價訊息... 發現iBuffalo 5200mA行動電源折價100元!
原價999元,折價完899也不算貴,那就買一個行動電源來用看看吧。
其實過去不曾買過iBuffalo的產品,只知道它的產品很多都是人家代工的~
對於一些不了解的牌子,心想還是買有品牌的行動電源較安心,就買來試試囉。
電容量有5200mA,跟目前市面上的相比不算超大,但也有中量級規格,應該堪用~
拆去包裝後,裡面就簡單的行動電源X1、USB充電線X1。
產品內附的USB充電線真的很短!
大約才10公分長,看起來這麼迷你的線距,使用上還真有點小頭疼阿~
充電的輸入IN一個、輸出有兩個USB接口、還有一個電源輸出總開關。
上頭有一個簡單燈號表示,充電時亮紅燈、充滿亮綠燈,當輸出給裝置充電時也是綠燈~
前面也有提到,附贈USB充電線比較短,剛好它和原本手機用的充電線相同~
外出充放電都會只帶這一條來共用,減少攜帶兩條線的麻煩。
浪子沒同時充行動電源又充裝置的習慣,所以基本上一條就夠用。
不過也嘗試過同時充XE和iPad的實驗,最後結果是不行的!!!
因為iPad吃的電流量較大,最後會導致兩個都沒辦法充,但分開各自充電是可以的。
還有單獨充iPad的時候會有點熱燙(行動電源和iPad),所以目前還沒充很久過~
浪子買的時候沒啥開箱文,不過在寫這篇時看到已經有PTT的討論文章了~
誠如網友所述,在重量和體積上是有點笨重,充飽電量算是有一點慢,但還能接受。
幫手機XE充電,在不開網路的情況下一小時約能充個幾十%,還算夠力。
若是一邊上網一邊充的話,稍微有慢一點,但還是能看到電量%緩緩上升~
在購買前有稍微做了一下功課,最後會選擇它的原因~
除了是有品牌的行動電源外,價格上899也不算貴、製造地為台灣較安心。
因為有雙輸出,必要時可以手機雙充,但手機+iPad這組合是不行的,建議分開~
基本上可當作一般緊急用的儲備電源,四天小旅行也曾帶著用,還算不錯。
商品規格
◆電池容量: 3.7 V/5200mAh
◆輸入規格: DC5V/ 500 mA
◆輸出規格: DC5V/1600mA(合計輸出1600mA)
◆充電時間: 約 13 小時
◆輸出時間: 輸出 [DC5V/500] 6.7 小時/[DC5V/1000] 輸出 3.3 小時
◆電池類型: 可充電鋰離子電池
◆電線長度:10cm(輸入線材:micro USB to USB),本產品未附輸出線材.需自行選購
◆尺寸: W42.4 × D23.9 × H100.7mm
◆重量:140g
◆包裝尺寸: W 100 x D40 × H178mm
◆包裝後重量:170g
◆製造地:台灣
訂閱:
文章 (Atom)